作曲:劉文金          演出:台大薰風國樂團

中國是龍的故鄉,每逢盛大節日,神州大地巨龍飛騰、雄獅歡舞;高蹺、旱船、秧歌、花燈;加之鞭炮、煙火、鑼鼓喧天,通宵達旦,好一派東方節日狂歡的景象。
樂曲以河北吹歌《淘金令》為音樂主題並加以對比展開,表現了歡騰、喜慶、載歌載舞的節日氣氛,作品完成於一九九七年四月。

shcm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火影



神隱

shcm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曲:盧亮輝   演出:台大薰風國樂團

你可曾見過塞外的飛雪?你可曾看過北國的嚴冬?
冬,無情地帶來了朔風、冰雪、寒冷。冬,也帶來了磅礡的氣勢和壯偉的奇景,帶來了豐收的預兆和無限的希望。
漫漫的寒冬,蘊藏著寬宏的胸懷,充滿了生命的活力。作曲者歌頌了冬的美好一面。全曲以小奏鳴曲式寫成。
引子:大雪皚皚,朔風呼嘯,滑雪的健兒在冰雪平原上飛馳。樂曲快速的節奏,將北國的雪景呈現在人們眼前。
第一部份(呈示部):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皚皚的群山,組成一闕「冬日進行曲」。慢板部份表達了對寒冬下的大地的崇敬和讚美。
第二部份(展開部):雪花飄飄,銀色世界之下,一切生物都蘊釀著新的生命,萌發出無窮的生命力。
第三部份(再現部):人們在冬天的節日裡盡情地狂歡。冬天,意味著一年的辛勞己經結束,而新的一年即將開始,冬天的後面,就是充滿無限希望的春天要來臨了。

shcm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hcm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hcm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彭修文大師指揮 中央民族管絃樂團


小巨人絲竹樂坊

作曲:彭修文


1984年3月,作者觀秦兵馬俑有感,伏案奮筆一氣呵成,創作了這部富於悲劇色彩的作品。以擬人化的手法,表現秦末兵久戍不歸、思鄉心切的痛苦與憤怒心情,間接地揭示了秦始皇窮兵黷武、炫赫武功的淫威殘暴;飽含同情地訴說了苛政之下離人嫠婦的悲愴淒涼。逝者如斯,空留下默默無語的兵馬陶俑,成為歷史的見證。


全曲共分三段:


〈一〉軍整肅,封禪遨遊幾時休—描寫士兵們護衛皇帝外出巡行,跋山涉水,日復一日。音樂開始是暗弱朦朧的,就像天將破曉時分遠處傳來的聲音:有士兵的腳步聲、武器盔甲和各種行軍用具的碰撞聲。不久,彈撥樂器〈中阮、大阮〉奏出了軍隊行進的主題,音樂不斷加強,天色大亮,甲仗鮮明的軍隊正浩浩蕩蕩地行進在原野上,軍隊主題完整地由嗩吶吹奏出來。接著,音樂一個轉折,由二胡奏出一段略帶愁苦的旋律,這是士兵們的思鄉情緒;小堂鼓接著奏出一段鼓點,引出大鑼大鼓的輝煌音樂,象徵皇帝的儀仗,這段音樂的前半段是威武雄壯的;後半段則是細吹細打的音樂,象徵一群宮女侍候皇帝。音樂幾經轉折發展,進入了一段緊張的氣氛中,終於鳴金收兵,安營紮寨,一天的行軍結束了,暮色正美麗。


〈二〉春閨夢,征人思婦相思苦—了巡營的更鼓聲,不斷地在大地上迴響著。忽然傳來一陣嗚咽聲,古老的燻吹奏出一段思念家人的哀歌,它觸動了士兵們的心弦,情不自禁地,大家應和著唱了起來〈由阮和琵琶等彈撥樂器演奏〉。胡琴的震音、管樂下行帶半音的短句,彷彿夜風搖動樹梢,使人頓生涼意,頻添淒涼。不急不徐的梆子聲,又引出了另一幅畫面,古箏奏出一段深沉含蓄的音樂,像一位婦女,夜深時在河邊搗衣,為戍弋多年的丈夫拆洗冬衣,疲倦不支的她,慢慢地進入了夢鄉:這是一個清冷秋夜,月光照在河邊,她想起送丈夫從軍時的種種情景,如今他在那裏?猛然間,看見丈夫就在面前,千言萬語一時全湧上心頭,中胡和柳琴以二重奏的方式表達了這種互相傾訴的情緒……。忽然一聲鑼響,好夢驚醒,新的一天到來了,軍營中又是一片緊張忙亂的景象。


〈三〉大纛懸,關山萬里共雪寒—軍隊又上路了,還是行軍,還是皇帝的儀仗,音樂是第一段的部分再現,但有了某些變化。天氣逐漸轉涼,陰雲四合,寒風呼嘯,慢慢地飄起了雪花。第一段中士兵思鄉的主題旋律變慢了,嗩吶吹出的行軍主題也顥得更加悲壯蒼涼,音樂彷彿在向蒼天發問: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回鄉與親人團聚?最後,音樂結束在強烈的吶喊聲中。

shcm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