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陳鋼、何占豪 演出:黃安源、黃晨達
原為小提琴協奏曲,後改編為高胡協奏,作者從故事中擷取「草橋結拜」、「英台抗婚」和「墳前化蝶」三個主要情節。分別作為樂曲的呈現部、展開部、再現部的內容、以表達這對青年男女的堅貞愛情。這部協奏曲旋律優美、色彩絢麗、通俗易懂、藝術性很強,被喻為「民族交響樂」,國外音樂評論家則稱它是《蝴蝶的愛情》協奏曲;是一部迷人、新奇且其有獨創性的作品。
作曲:王惠然
吉他:
http://video.baidu.com/p?word=%D2%CD%D7%E5%CE%E8%C7%FA&pos=5&s=3
琵琶:
http://tw.youtube.com/watch?v=gM0JgDiWNd8
揚琴:
http://tw.youtube.com/watch?v=9Jb6jY8cqCo&feature=related
古箏:
http://tw.youtube.com/watch?v=afsrMiajI2U&feature=related
一九五六年,作者赴雲南地區進行音樂采風工作近半年,收集了許多當地民歌及民間音樂的素材。據作者表示,在這段期間的采風工作歷經了許多的辛苦,有時清晨三、四時即得起床,收拾簡單的行囊、樂器將之綁在馬背上後,便騎著馬跟隨當地人赴山寨進行采風;有時早上出發後,需翻山越嶺,到晚上七、八時才會到達山寨,一路上前不著村,後不見來人,生活相當的孤寂。但是,在翻越山嶺間時,人似乎是行走於雲頂端,一片片雲彩猜擦身而過;遙望遠處,一處處的山寨盡收眼底,此景真是美麗極了。做者對這種生活的實景,久久不能釋懷,於是興起創作的動機,此曲亦應運而生;初稿完成於一九五九年,幾經修改,於一九六O年定稿。原曲為一首琵琶獨奏曲,由作者自己擔任獨奏,後被列為「廿世紀華人經典作品」;此次演出版本是作者於一九九三年時將它再次配以樂隊伴奏,愈加突顯出樂曲的獨特風格性。
樂曲以優美抒情的旋律和粗獷、明快、跳躍的節奏,描繪了彝族山寨迷人的夜色和青年歡歌樂舞的場面。其中作者首創之四指輪音技法,使琵琶奏出了多聲部音響效果,大大增強了樂曲的表現力。在樂隊的伴奏下,增強了色彩對比和戲劇性變化。
作曲:劉德海、吳祖強
影片:
http://tw.youtube.com/watch?v=qdtWKvEhXFY&feature=related
描 寫 蒙 古 族 少 年 龍 梅 和 玉 榮 小 姐 妹 倆 與 風 雪 搏 鬥
保 護 羊 群 的 英 雄 事 跡
曲 調 素 材 取 自 吳 應 炬 作 曲 的 動 畫 片 "草原英雄小姐妹" 主 題 歌喔喔
及 阿 拉 騰 奧 勒 所 作 的 一 支 內 蒙 古 風 格 的 歌 曲
將 民 族 傳 統 曲 式 中 的 多 段 合 起 來
用 琵 琶 這 一 富 有 特 色 的 民 族 樂 器 演 奏
使 天 真 爛 漫、活 潑 可 愛 的 小 女 孩 形 象 躍 然 於 弦 上
全 曲 分 為 五 個 部 分,不 間 斷 連 續 演 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