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ˊ 國 樂 團 ˋ (1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cover.gif
【 暢想室內樂團 】 暢想室內樂團成立於2003年4月,由孫沛元()、彭苙榳(胡琴)、林佩娟(揚琴)、盧梅端(琵琶)、于惠蘭(阮咸)徐名慧(大提琴)、陳珧芬(擊樂)等七位演奏家組成,是一個走精緻路線的國樂室內樂團體。 本團的演出曲目以各種組合的重奏為主,力求節目內容的多元及創新。不論是現代的、傳統的、嚴肅的、通俗的,都是我們願意嘗試的方向。

在現代國樂的發展過程中,獨奏以及大型合奏的發展是主要的項目,曲目的累積也有了相當的成績。但是要求較高演奏技巧以及默契的精緻室內樂型態,不論是作品以及演奏團體的數量,相較之下顯得相當少。本團所秉持的理念是:鼓勵室內樂的創作,開拓室內樂各種可能性。希望未來能有更多朋友加入我們的行列!

樂團網址:http://suona.com/fantasy/default.htm

shcm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co_logo.jpg

【 新加坡華樂團 】

拥有72名演奏家的新加坡华乐团是本地唯一的专业华乐艺术团体。自1997年首演以来,其富特色的演奏已让它在华乐界占有一席之地。新加坡华乐团的常驻演出场地是修建后的新加坡大会堂,而乐团赞助人为李显龙总理。
 
 

自成立以来,新加坡华乐团不断制作素质高且多元型的节目。其日益扩大观众群也目睹了华乐团这几年的成长。2002年的滨海艺术中心开幕艺术节上,带给观众一部富有梦幻色彩,同时具有真实历史事迹的交响幻想史诗《马可波罗与卜鲁罕公主》,为乐团发展史上开创另一个里程碑。乐团与本地杰出的多元艺术家陈瑞献,于2003年新加坡艺术节上,一同呈献了别开生面的音乐会《千年一瞬》,突破了单一艺术呈献形式。2004年,在国家庆祝建国39年之际,乐团亦号召了2300名表演者,举行了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华乐队演出“全民共乐”,为国家庆生。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乐团于2005年集合了多方面的力量,邀请到国际知名歌唱家同台呈献音乐剧史诗《海上第一人--郑和》。2006年与新加坡舞剧团于新加坡艺术节演出的《寻觅》,再一次体现乐团多元特色。

向来以高演奏水平呈献节目,新加坡华乐团曾多次受邀在重大场合中演出,包括2003年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和国际艺术理事研讨会,以及近期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议等。1998年于北京、上海和厦门、2000年于台湾的演出让亚洲区域开始注视新加坡华乐团。2005年在音乐总监葉聰的带领下,新加坡华乐团首次到文化气息浓郁的匈牙利、伦敦和盖茨黑德作欧洲巡回演出,成功得到观众与音乐评论家的一致赞赏,大大提升了乐团在国际音乐界的名声,也奠定了它在华乐界的领导地位。

新加坡华乐团也以“人民乐团”为宗旨,通过社区音乐会、学校艺术教育计划、户外音乐会等活动来推广华乐。为使其他种族的朋友也能欣然地欣赏华乐,乐团在委约的作品及举办的第一届华乐创作比赛中都注入“南洋”元素,借此创立本地的音乐风格。新加坡华乐团将通过启发、推动、影响和教育的方式来传达它的音乐理念。



“在指挥叶聪准确利落的拍子下,乐团发挥出高水平,气势磅礴,张力十足,色彩分明……”
联合早报




樂團網址:http://www.sco.com.sg/

shcm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kco6.gif

【 香港中樂團 】

使命宣言:

香港中樂團齊心致力於奉獻卓越的中樂藝術,緊貼時代脈搏,發揮專業精神,追求音樂至高景界,成為香港人引以為榮的世界級樂團。

樂團網址:http://www.hkco.org/

shcm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itle96_bg.jpg

【 少年國樂團 】


「學音樂的小孩不會變壞,學國樂的小孩會更好」為了提供給下一代孩子們一個更優質、更能發揮潛能的學習環境,臺北市立國樂團於2003年9月正式成立「臺北市立國樂團附設少年國樂團」。籌備之初,在前團長王正平的指導之下,確立以多元化的內涵、全方位的發展為宗旨,以大眾化、普及化為依歸,積極地展開各項工作。在團員遴選方面,透過國內名師推薦,公開招考學有所長,年齡層介於小學三年級至國中三年級的各地精英;選曲方面,舉凡傳統與現代經典作品、原住民、地方民謠、戲曲、童謠…等海內外中西名曲皆為主要演練曲目。

師資和訓練方面,除了由臺北市立國樂團副團長郭玉茹親自擔任指揮,團員任燕平擔任副指揮,分組指導老師由北市國團員林慧珊、鄭聞欣、葉淑珍、蘇宜結、謝從馨、王峰山、梁文瑄等擔任,每週定期教導、集訓外,並經常邀請國內外著名指揮如王正平、王永吉、胡炳旭等親臨指導,以建立孩子們的國際觀。其他方面如管理、文書、文宣、採購、環境清潔等行政工作,則由「家長後援會」全力配合支援。如此針對各項計畫的推動與執行,透過完整的組織運作,周密的協調分工方式,得以順利完成。

北市國少年團將國樂之文化精神根植於每位團員的日常生活之中,透過個人的學習與分享,及於週遭親友、師長,自少年到青年、成年、進而到社會各個階層;從個人、家庭到學校、進而到杜會各個角落。今特藉此殷望社會各界人士,繼續給我們支持與鼓勵。


【 青年國樂團 】

青少年為國家命脈,亦為國家未來之棟樑,培植青少年音樂修養與技藝,不僅能提高國樂演奏水準,充實正當之休閒學藝活動,且能培養少年雍容優雅之氣質、合群互助之品性。

臺北市立國樂團有鑑於此,故於 1984 年春,甄選優秀青少年成立附設「青少年國樂團」,並於 1990 年 7 月更名為「青年國樂團」。 該團目前團員八 80 餘人,均來至各大專院校,每位團員擁有優異的演奏技能、獨奏能力佳、視譜能力強,是最具水準的業餘國樂團,另具有不同於職業團體的熱情與活力。

經過了 18 個年頭,歷屆成員辛勤的耕耘,讓「小市國」不斷的成長,期盼大家繼續支持與鼓勵,使「小市國」日益茁壯


【 教師國樂團 】

「臺北市立國樂團附設教師國樂團」於2001年2月正式成立,由各級學校服務之在職教師所組成。經過臺北市立國樂團長期的組訓,團員演奏技術漸臻成熟,每年舉辦定期、巡迴及社區音樂會,並應邀參加「臺北市傳統藝術季」的演出。 教師國樂團成立至今,精心策劃演出「鐸聲初啼」、「鐸聲樂飄揚」、「琴韻樂飄揚」「童謠接龍」、「望月懷想」及「民族風情樂舞揚」等系列音樂會,受到各界好評。 教師國樂團除每年舉辦定期專場音樂會外,還積極參與其他各項演出活動,擴大國樂的影響力,凝聚團員的心志並廣納國樂同好,期待更多服務於杏壇的教師們踴躍參與,讓這個延續國樂生命的火花,更加地綻放光芒。


【 市民國樂團 】

「臺北市立國樂團附設市民國樂團」於1993年1月5日成立,由國內各大專院校國樂社團畢業生及愛好國樂之社會人士組成,經過臺北市立國樂團長期的組訓,團員演奏技術漸臻成熟,每年舉辦定期、巡迴及社區音樂會,並應邀參加「臺北市傳統藝術季」的演出。


市民國樂團成立至今,精心策劃並演出「黃河大合唱」、「戀戀老歌慈暉情」、「臺北、市民、音悅夜」及「市民歡慶凱歌行」等系列音樂會,1995年與西田社布袋戲劇團合作,首創國樂現場伴奏布袋戲「武松打虎」的演出,豐富了布袋戲的後場音樂。ˉˉ

1998年以來,多次應邀出國訪問演出推廣國樂宣慰僑胞,足跡遍達澳洲、日本、加拿大、菲律賓及馬來西亞等國,成果豐碩頗獲好評。展望未來,積極參與各項演出活動,擴大國樂的影響力,凝聚團員的心志並廣納國樂同好,期待更多的有心之士踴躍參與,讓這個延續國樂生命的火花,更加地綻放光芒。



shcm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titled.jpg

【 琴園國樂團 】

琴園國樂團是由一群喜愛傳統中國音樂的社會人士、學校教師及年輕學子所組成的民間音樂團體。原來只是幾個朋友的雅集,但卻都對所熱愛的民族音樂忘情不了,遂於1984年組合了琴園中國音樂小集,每週固定一次練習所喜愛的民族音樂。一開始並無「推廣樂教,匡正社會風氣」之八股口號,但十多年來,在前輩傳承技術及後生們虛心學習經驗之下,不管真是熱愛音樂或是排遣時間,也就有著那麼一些「移風易俗」的味道了。

1988年立案成立「琴園國樂團」。
1991年起,陸續展開每年「春」、「秋」兩季,至大專院校及中等學校做校際巡迴表演。曾參與台北市社教館與台東社教館所舉辦的傳統藝術季活動。
2000年4月參與由文建會所主辦「八十九年度表演藝術團隊巡迴基層演出活動」前往鄉鎮巡演。
2001、2003、2004、2005、2006年,榮獲文建會評選為傳統民族音樂「優良傑出發展扶植團隊」。

團長林谷珍陸續策劃的『中國竹笛名家名曲系列』演奏會,邀請大陸當代笛子名家來台與本團合作演出,獲得多方迴響,並深受本地笛壇人士之肯定與好評。

已舉辦的有:
  (1)【笛聲吹向水雲間】-1995.5.19 杜如松(浙江)
  (2)【笛韻唱心聲】-1997.5.10 李鎮(內蒙古)
  (3)【玉笛飛聲】-1998.11.18 俞遜發(上海)
(4)【玉樹臨風笛裡情】-1999.11.21 詹永明(新加坡)
(5)【笛藝春秋】-2000.5.6 趙松庭 戴 亞(北京) 杜如松
(6)【草原牧笛】-2000.11.2 李鎮
(7)【龍笛鳳簫話古今】-2001.5.23 張維良(北京)
(8)【長安笛韻】-2001.11.14 馬迪 張延武(西安)
(9)【蒼龍吟】-2002.6.2 陸春齡(上海) 胡結續(成都)
(10)【沂河歡歌百鳥引】-2002.12.8 曲 祥(山東) 孔慶寶(上海)
(11)【松庭流芳】-2003.9.27 詹永明(新加坡)張維良 戴亞(北京)杜如松
(12)【秦川風情】-2003.11.29 馬迪 張延武(西安)
(13)【一聲橫玉遠穿雲】-2004.9.4 曾永清 王次恆 戴亞(北京)
(14)【春風拂柳笛三弄】-2005.5.14 涂傳耀(江西) 鄔滿棟(山西)
(15)【閒情一曲賦春風】-2006.4.29 王次恒(北京)


   樂團網址:
http://chin-yuan.com.tw/mgroup.aspx

shcm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1.gif

【 台北青年國樂團 】


本團於民國八十二年(1993)中,由多位對中國音樂極具熱誠的青年開始籌畫並進行實驗性質之練習。 經過將近半年的組織與規畫,集合六十餘位有著共同理念之青年國樂演奏者, 於民國八十三年(1994)三月正式成立。為第一個由團員自發組成之大型國樂團。

現代國樂在吸收與融合西方的音樂和理論後,其表現儼然成為中國音樂史上一個深具發展潛力的新興樂種。 也因此現代國樂團亦面臨許多在音樂本質上與技術上的問題。 本團成立之宗旨, 便是希望從練習中提昇並吸取樂團合奏之技術與經驗,使現代國樂能夠朝向"民族化"與"現代化"雙向的共同目標邁進。


為什麼台北青年國樂團又稱為黑市國呢?

台北青年國樂團的成立,並不是陳如祁老師組成的樂團而原本台北市立國樂團附設青年國樂團團員"追隨", 而是由團員自發成立後,邀請陳如祁老師擔任指揮。 黑市國之所以被稱為黑市國,其實只是戲謔之詞,後來大家叫習慣了,就繼續沿用這個簡稱。

民國八十二年夏天,三位國樂有志青年發起,召集了二十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開始實驗性質的團練,並邀請陳如祁老師擔任指揮。

民國八十三年初正式成立,名為"台北青年國樂團"。由於樂團成立以團員學習合奏技術為主,所以一開始並沒有演出的活動。 加上樂團並未公開招募團員,且樂團成員當中有三分之一同時任職於台北市立國樂團以及實驗國樂團,因此樂團成立之初相當的低調, 也沒有登記團體,也因此對外界來說相當的神秘,所以就有人戲稱為"黑市" 國,記得是從北市國的團員口中說出來的,

不過這些都是在成立之初所發生的事情。經過長時間的排練,樂團終於要公演。 在討論演出服裝的時候,由於樂團並沒有多於經費製作團服,所以必須由團員自己穿著自己的服裝演出,只統一顏色。 此時就有人提出"反正叫"黑市國",那就黑到底吧。" 也因此後來演出樂團都是清一色黑色的服裝。

(感謝本團第一屆總幹事張永欽老師的說明)



   樂團網址:http://web.cc.ncu.edu.tw/~93502077/

shcm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p_20071228034017368.jpg

基隆市立國樂團成立宗旨為復興中華文化、散播民族音樂、陶冶性情、淨化人心。民國

83,承前林市長水木的大力推動,及基隆市議會全體議員鼎力支持,各方愛好國樂人士

奔走,於民國83年12月25日籌設,至86年11月14日經市會通過組織規程8611月25日正

成立,本團現由張市長通榮擔任團長,柯副市長水源、機要秘書佳擔任副團長,教育

錦利、文化楊局長桂杰擔任執行長,教育處李副處春國、化局許副局長梅貞擔任

                   行秘書及本市愛好國樂之傑出好手組成。
 

                  現任指揮為郭銘傳老師,自接任以來,致力於加強樂團整體表現及團員個人演奏技巧,
 

提升本團演奏水準。多年來連續帶領樂團參與長榮桂冠音樂會、世界法官會議、二八紀念日

、春節慶元宵及台北市中正紀念堂消災祈福大法會禮樂、亞太文化之都文化博覽會統府南

廣場、鹽寮國際沙雕節公開演出,並首度到宜蘭、台中、新竹舉行交流訪問音樂會,於宜蘭縣

文化局現場原音錄製CD,深獲各界好評。營造本團為專業性的國樂演奏社團,是本團成員共

同努力的目標。秉持著對音樂的愛好與堅持,平日利用週休二日已開辦兒童、少年、市民國

 樂團以推廣中國音樂教育。當前所有團員將以持續不斷的努力及自我要求,提升樂團水準,

                  使市民大眾更能在樂音悠揚中感受生命的和諧與心靈的提昇。

       樂團網址:   http://tw.myblog.yahoo.com/kmccokuo/article?mid=21&prev=22&l=f&fid=5

shcm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111.jpg

【 新竹市立青少年國樂團 】

 樂團網址:   http://syps.hc.edu.tw/~cmusic/

shcm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ogo-001.jpg

【 中廣國樂團 】


〝The Power of 15〞很有歷史,也很年輕
  〝Power 15〞的老祖先是1935年在南京成立的「中廣國樂團」;為世界上第一個專業傳統國樂團,亦是台灣第一個正式國樂團隊。
  2000年,為求創新及促使傳統文化精髓通俗易懂,開始積極與流行音樂佼佼者相互交流,致力於突破傳統國樂演奏與改造。2002年由於時代變遷,經歷改變,遂結束與中廣公司的隸屬關係。原「中廣國樂團」正式自負盈虧,成為獨立經營的表演藝術團體。
  而,堅守崗位的15名優秀團員,在流行音樂界領導級人物-阮德君團長的整軍之下,重生出〝中廣新國樂團〞。之後,為了將新國樂聲響推進世界舞台,自2002年4月份起,更以〝Power 15〞之名與各界進行音樂文化交流,立志發揚新國樂於國際!
  〝Power 15〞的團員們資歷豐富,年輕活潑、思想開朗又幽默,造型時髦且不流於俗套。他們不汲汲營營地跳進泡沫式的流行音樂模式中,更不想被表面化的包裝綑綁,而是努力地將基礎踏得更紮實,提昇更高的演奏技術與比傳統更靈活的演奏方式。期許在將來的世界舞台上,用屬於中華民族的國樂器,演奏出更多元化的新型態樂音!
〝The Power of 15〞融合中西,創造新樂
  在團長深厚的流行音樂造詣,以及團員們豐富的演奏經歷一拍即合的火花之下,〝Power 15〞以多樣化的編曲模式,突破傳統國樂的齊奏與侷限的固定調式,以變化多端的演奏技巧,不斷創造國樂聲響的無限可能。他們更致力於中西古典與流行音樂的融合,以音符與世界接軌、用新國樂藝術打破文化藩籬。
  〝Power 15〞開創了國樂截然不同的多層次樂音,讓國樂不只是印象中傳統化的國樂,更讓國樂從他們手中飆出貫穿古今中外的聲響,成為凌駕現代樂界的一股新音樂勢力。
〝The Power of 15〞致力創新突破,無懼成為「國樂公敵」
  不同的時代裡〝Power 15〞有不同的使命,但卻在每一個階段中有始終如一的認同-「去蕪存菁」地保留傳統精髓。
  為新國樂注入流行音樂元素、掙脫傳統形式的束縛,大膽地改造且付予國樂新生命的努力之下,〝Power 15〞被部份傳統國樂演奏者斥為“國樂公敵”,但他們無懼於這份欲加之罪,仍舊努力不懈地尋求各種突破,嘗試任何可能的新腳步,打造攻佔世界舞台的新武器。
〝The Power of 15〞傳遞中華樂音香火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在燦爛的聲響中奔騰,生活的哲學悠揚地以吹、拉、彈、打樂器揮灑成東方聖樂,偉大又悠遠地在地球中與世界共存。
  〝Power 15〞以“傳遞中華樂音香火的種籽”身份自居,極樂於讓世界各地文化迥異的地球村朋友們,一起來認識和喜愛這神秘奇幻又與現代時尚相結合的中華新音樂。
〝The Power of 15〞連續兩屆敲響金鐘
  自成立以來,〝Power 15〞以勤奮的練習、無窮的創意和精湛的演奏技巧榮獲無數獎項和演出邀約,這其中包括於電視台音樂性歌唱節目中,以國樂為主所精心編曲並伴奏演出,而連續兩年該節目榮獲「金鐘獎最佳歌唱音樂節目獎」,以及數次受邀於總統府及各大重要國際宴會中令人激賞的演出。
〝The Power of 15〞自許「攻佔世界舞台」的使命
  以曾是台灣唯一的國樂團及世界最早成立的專業國樂團隊血脈為榮,並樂於自我期許的使命中。從現在開始到未知的未來,〝Power 15〞將持續努力開創中華新音樂的道路,以站上世界各地舞台為目標,以成為傳奇的世界級新音樂表演團體為理想!


樂團網址:http://www.bcc.com.tw/band/

shcm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草山樂坊 】


山樂坊於八十一年成立於草山(陽明山的舊稱)。由中國文化大學藝術學院黃春興老師籌組,集聚國內外一時之選的優秀演奏家,以繼起保存、研究與創新音樂為宗旨,歷經首任團長林文俊、青年作曲家魏士文及藝術家李貞吉等人竭力推展之下,奠定了活躍於國內樂壇及前進國際藝術舞台的深厚根基。
草山樂坊自成立以來,由於團員傑出的表現,已受到樂壇普遍的重視,除了國內各文化中心無間斷邀請演出外,並經常應邀與其他音樂團體合作演出。即巡迴全省各地演出,從偏遠地區之藝術下鄉,到各地文化中心及國家音樂廳,以及由黃春興團長的積極推向國際演出活動,至今總演出場次已達六百餘場。
本團曾二十五度應邀遠赴歐、亞、非洲等各地演出,足跡遍及法國、德國、泰國、香港、埃及、希臘、波蘭、立陶宛、愛沙尼亞、烏克蘭、荷蘭、比利時、玻里維亞、印度、捷克、土耳其等,所到之處備受矚目與喜愛。1999年起數度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評鑑為全國傑出表演藝術團隊,接受扶植國際演藝活動;其後2001年應邀前往荷蘭、德國、波蘭、及西班牙等國,參加歐洲國際藝術節巡迴演出,極富好評。2002年應邀前往參加荷蘭、比利時、葡萄牙、匈牙利等國巡迴演出,參加其國際藝術節演出活動;2003年七月應邀前往參加【第三屆俄羅斯國際民俗藝術節】,十一月應邀參加【2003年澳門國際藝穗節】演出活動;2004年應邀參加【加拿大國際民俗藝術節】及前往【捷克國家博物館等文化巡演】;2005年應邀參加【歐洲巡演-德國聯邦庭園展與捷克國家博物館等文化巡演】及前往土耳其伊斯坦堡參加【第六屆歐亞文化節】國際文化交流演出活動;2006年應邀參加【2006匈牙利國際民間風俗節日和民間藝術博覽會SUMMERFEST“International Folklore Festival and Folk Art Fair ”)國際文化交流,所到之處榮獲國際團隊與國際友人熱烈地歡迎與讚賞。

shcm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_r1_c1.jpg

【 采風樂坊 】


一九九一年一群音樂家思考著傳統的回歸與主體創發的可能性,進而保留傳統絲竹樂的精髓,從中發展新創作,於是成立了采風樂坊。采風樂坊以傳統樂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六種樂器:胡琴、笛子、琵琶、古箏、揚琴與阮咸組成,是一個既可以演出傳統絲竹音樂、又在現代音樂中有著極大發展空間的樂器編制。創團至今,采風樂坊不僅在傳統音樂深入耕耘,更提供了當代作曲家們另一個獨特的實驗與遊戲空間。

為了將絲竹音樂帶進一般民眾的生活中,以近距離的互動讓民眾體驗悅耳的絲竹音樂,長期以來采風樂坊走訪台灣各鄉鎮與城市,藉由真誠演奏的樂聲和民眾溝通交流,進而與當地民眾建立真摯的情誼。采風樂坊除了承續傳統的表演方式外,同時也積極尋求突破,為了讓小朋友從小就能感受絲竹音樂之美,二○○三年特別籌備製作了「七太郎與狂狂妹」兒童音樂劇,二○○五年首創東方器樂劇場「十面埋伏」跨領域結合了絲竹音樂與戲劇,在傳統樂界更被視為一大突破。二○○七年,承辦兩廳院二十週年歡慶系列之「東方傳奇‧國樂搖滾」,創下表演人數破千、觀賞人數破萬的驚人紀錄,讓采風在承辦大型活動的功力更上一層樓。自成立以來,采風樂坊的努力備受肯定,已經連續十一年獲選為文建會國際傑出團隊。

采風樂坊曾受邀於全世界著名的國際音樂節中演出,其中包括了西班牙巴塞隆納奧運藝術節(Barcelona Arts Festival 1992)、波蘭「世界青年作曲家夏令營」(Warsaw Contemporary Music Festival 1992)、奧地利維也納「Hoergaenger」現代音樂節(Hoergaenger contemporary music festival in Austria 2000)、德國科隆音樂節(Cologne Music Festival 2001)、克羅埃西亞現代音樂雙年祭(Bieannale Zagreb, 2001)、立陶宛現代音樂節(Gaida Contemporary Music Festival in Lithuania 2002)、柏林三月音樂節(MaerzMusik festival in Berlin 2002)、柏林三月音樂節(MaerzMusik festival in Berlin 2004)、英國現代音樂節(Huddersfield Contemporary Music Festival in England 2004),更曾受邀至法國參議院博逢廳演出(2004),海外演出成果豐碩。

除了受邀於國際音樂節中演出以外,采風樂坊也曾與維也納聲響論壇(Klangforum Wien)、荷蘭新室內樂團(Nieuw Ensemble Amsterdam)、維也納20世紀室內樂團樂團(EXXJ-Ensemble XX. Jahrhnder)等國際知名現代樂團合作演出。多年來在國際舞台上優異的表現,使采風樂坊的國際交流管道呈現了雙向的成績。獨特的編制與傳統絲竹的特性,吸引了不少西方作曲家為之創作新曲,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再也不是無法跨越的鴻溝,而采風樂坊可說是成功的案例。未來采風樂坊仍會秉持立足傳統、迎向當代的理念,繼續提供一個優質的文化融合平台,呈現更廣闊且專業的表演。對采風樂坊而言,傳承不只是素樸的承續,而是傳統再次奔馳、迎接音樂新紀元。

樂團網址:http://www.cfmw.com.tw/

shcm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國家國樂團 】

國家國樂團 簡介本團早歲奠基於1984年教育部成立之「國立藝專實驗國樂團」,原以國家與文化、民族與音樂、理論與實務、教學與演奏等學術研究與發展為宗旨,故冠以「實驗」二字概括,2006年更名為「國家國樂團」。   

後為執行教育部藝術教育推廣及文建會藝術季等全國性文化活動中有關之傳統音樂項目,乃於1990年由行政院通過「實驗國樂團設置要點」,1991年起逐年擴編,朝向93人編制之大型民族交響樂團穩定成長。相對本團性質亦擴大為全方位之國樂傳媒,以蒐集、研究、交流、創作、發表、演奏、錄製視聽成品、出版學術書刊等之艱鉅心靈工程,勉力為國家文化建設而奉獻。   

本團積極配合國家藝文政策,因應社會發展脈動,持續透過嚴格的績效管理、精準的專業訓練,以忠誠的向心力與旺盛的企圖心來凝聚團隊精神,不斷自我提升,庶不負國人對本團定位為國家級國樂團之美意與厚望。

【樂團草創時期】
1984年9月 教育部輔導成立「國立藝專實驗國樂團」,由國立藝專校長張志良兼團長,國樂科主任林昱廷兼任副團長及指揮,聘專任團員5名。
1985年8月 奉准擴編為團員10名。
1986年8月 再奉准擴編為團員15名。
1987年3月起 由校長凌嵩郎兼任團長。
1988年 復奉准擴編為專任指揮1名,團員30名(內含專任秘書、幹事各1名)、國樂科主任吳瑞泉兼任副團長,聘李時銘先生擔任專任指揮。

【制度奠基時期】
1990年2月 行政院通過「實驗國樂團設置要點」。
1991年8月 擴大編製為60名,增聘國樂科主任陳裕剛兼任技術副團長。

【穩定成長時期】
1993年8月起 由陳裕剛先生兼任駐團指揮暨副團長。本團早歲奠基於1984年教育部成立之「國立藝專實驗國樂團」,原以國家與文化、民族與音樂、理論與實務、教學與演奏等學術研究與發展為宗旨,故冠以「實驗」二字概括,2006年更名為「國家國樂團」。 後為執行教育部藝術教育推廣及文建會藝術季等全國性文化活動中有關之傳統音樂項目,乃於1990年由行政院通過「實驗國樂團設置要點」,1991年起逐年擴編,朝向93人編制之大型民族交響樂團穩定成長。
相對本團性質亦擴大為全方位之國樂傳媒,以蒐集、研究、交流、創作、發表、演奏、錄製視聽成品、出版學術書刊等之艱鉅心靈工程,勉力為國家文化建設而奉獻。 本團是全國國樂精英組成的公營藝術社團,配合國家藝文政策、透過科學管理,執行神聖的文化使命、揮灑浪漫的藝術情懷;以鐘鼓移風易俗、用絲竹美化人生;在深耕社會基層,廣結全民知音方面,永遠保持旺盛的企圖心和豐沛的演奏能量,庶不負國家國樂團之定位與海內外知音的厚望。
1997年6月起 「國立台灣藝術學院」代理校長王慶臺兼任團長,研發室主任楊清田任副團長。

【多元發展時期】
1998年8月 「國立台灣藝術學院」校長王銘顯兼任團長。
1998年11月 創團15週年,辦理「實國春秋‧飛越十五」團慶巡迴音樂會及「世界華人『國樂團』經營與發展研討會」。
1999年1月 聘林昱廷教授為副團長、瞿春泉先生為專任指揮。
1999年4月 開辦「繞樑」雙月刊。 1999年8月 聘國樂系黃新財老師為藝術副團長。 1999年12月 團址遷入台北市中山南路 21-1 號國家戲劇院五樓。
2001年8月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王銘顯校長續兼團長。
2002年2月 承辦首屆「文建會2002年民族音樂創作獎」、6月舉行「世界華人民族音樂創作暨發展論壇」。
2003年4月 行政院通過「財團法人國家樂團基金會設置條例(草案)」,6月送立法院審議。
2003年4月 教育部協助並推動本團轉型為「行政法人」營運模式之規劃。 2004年4月~5月 舉行20週年團慶系列活動,計音樂會3場:「春華秋實歲滿年豐」、「夏盛冬滿日昇月恆」、「詩樂印象」;及為期1個月的「N.C.O.廿屐痕回顧」主題展覽。
2004年8月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黃光男校長兼任團長。
2005年3月  國樂名家林昱廷教授榮任本團團長。
2006年更名為「國家國樂團」

       樂團網址:   
http://192.192.14.59/






【 台北市立國樂團 】


以多元化的演奏技巧與藝術成就而享負盛名的臺北市立國樂團係由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於1979年創立,自199911月始轉併入臺北市政府文化局。200112月樂團常駐於擁有悠久歷史與傑出音響效果的古蹟中山堂,北市國從此有了專屬的音樂廳和排練廳。中山堂設有兩個表演廳,分別是1,122個座位的「中正廳」與可容納500個座位並適於室內樂演出的「光復廳」。在中山堂,北市國每年的樂季平均服務近10萬名愛樂者,辦理超過50場定期音樂會、教育性音樂會與其他類型的演出,加上於每年4月至6月舉辦的臺北市傳統藝術季。北市國同時擔負起臺北市文化大使的角色,在國際文化交流方面相當活躍,曾出訪日本、美國、加拿大、菲律賓、馬來西亞、澳洲、新加坡、英國、德國、法國、奧地利、瑞士、荷蘭、比利時、捷克、中國、香港、澳門等地。

成立多年以來,北市國定期出版《北市國樂》月刊、每年舉辦國際民族器樂大賽與暑期國樂研習營。為了培養不同年齡層的國樂愛好者,提升臺北市文化活力與生活品質,北市國目前成立「青年國樂團」、「少年國樂團」、「市民國樂團」、「教師國樂團」和「市國合唱團」五個附屬音樂團體。

2007年由著名作曲家鍾耀光擔任團長與邵恩擔任音樂總監以來,北市國邁入一個從未有過的藝術發展新紀元,以開創性的節目規劃獲得好評。2007/2008新樂季的重要規劃包括與優人神鼓合作的《破曉》、赴中國演出、特邀國際著名的長笛演奏家Sharon Bezaly、伊朗徹米哈尼鼓樂三重奏(Chemirani Trio)、蒙古女歌手烏仁娜(Urna Chahar-Tugchi)、土耳其Sufi音樂大師Omar Faruk Tekbilek、琵琶演奏家吳蠻、法國薩克斯風演奏家Claude Delangle與中國指揮家李心草等人

       樂團網址:   
http://www.tco.taipei.gov.tw/






【 高雄市立國樂團 】


高雄市國樂團成立於1989年3月,是南台灣第一個專業樂團,以發揚傳統音樂藝術,致力推廣文化建設為目標。每年均舉辦定期、專題、社區、校園等不同類型音樂會數百場以上。除此之外,更積極籌辦藝文活動,關懷民間樂社,傳承民俗樂藝。
樂團的經營理念是:“傳統”與“現代”兼容並蓄,既保有民族音樂的精華,又兼具新睿的國際宏觀。與各個藝術領域,如:聲樂、戲曲等結合,或與西洋樂器協奏方式演出。提升專業素養,演奏經典的傳統曲目,亦以豐富的樣貌、多元方式,呈現生動與現代感的面相,讓更多年輕族群樂意親近國樂。
同時,積極鼓勵創作,廣徵新曲。採具特色的風土民情、人文色彩、景緻風光為題材,譜作台灣風味國樂曲。與世界樂壇接軌,將精緻的傳統音樂推展至國際舞台,演繹帶有濃郁台灣印象的樂曲,拓展文化外交版圖。
1990年~2006年曾先後受邀赴大陸、美國、白俄羅斯、莫斯科、拉脫維亞、波蘭、捷克、香港、瑞士、義大利、韓國,紐約林肯中心及澳洲雪梨歌劇院等地訪演,獲得極高的評價。


       樂團網址:   
http://www.kcco.org.tw/

shcm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